口腔超声检查是指在口腔内通过超声波扫描,对牙齿、牙周、根尖等组织进行检查的一种检查方式,可用于检查口腔内的疾病,如牙齿疾病、牙周疾病、根尖疾病等。
1、牙齿疾病:如牙齿肿瘤、牙髓病变、根尖炎等疾病,通过口腔超声可观察到患牙的形态、位置、大小,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,并可通过超声波影像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;
2、牙周疾病:如牙龈炎、牙周炎等,在口腔超声检查下,可清晰显示患者牙龈的形状、色泽、肿胀程度,以及是否存在牙槽骨吸收的情况。此外,还可以观察牙周袋的深度以及是否存在牙槽骨吸收等问题;
3、根尖疾病:如根尖囊肿、根尖脓肿、牙源性囊肿等疾病,在口腔超声检查下,可清晰观察到囊肿的位置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。如果是脓肿,还可以观察到囊肿内部的具体情况,并可显示出病变范围;
4、其他疾病:如颌骨囊肿、成釉细胞瘤等疾病,在口腔超声检查下,均可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肿物。对于部分肿瘤患者,在口腔超声检查下,还可观察到肿瘤的具体范围,并可进行初步的良恶性判断。
此外,由于口腔超声检查无需进行麻醉,所以适用于老人以及儿童,一般不会出现不能耐受的疼痛症状。进行口腔超声检查前应注意避免佩戴金属物品,如手表、发卡、耳环等,以免影响检查结果。在检查过程中,医生会根据病情的需要对病变部位进行多层面的扫查,所以在检查结束后,患者也应避免立即进食,以免食物碎屑或其他物质堵塞气道而引起窒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