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脏超声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,通过超声波反射或者散射回波,形成图像用于临床诊断。肝脏超声检查可以检查出肝脏的基本病变,如肝脏弥漫性病变、占位性病变,以及先天性病变等。
1、弥漫性病变:肝脏弥漫性病变是通过肝脏超声检查的常见疾病,如酒精性肝病、病毒性肝炎、自身免疫性肝病、肝硬化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。通过肝脏弥漫性病变的大小、形态、边缘、回声强度,以及是否存在脂肪肝等,可以对肝脏弥漫性病变进行初步判断;
2、占位性病变:占位性病变在影像学检查中比较常见,如肝脏血管瘤、肝癌等。肝脏血管瘤在超声中表现为高回声团块,边界基本清楚,回声强度接近于正常肝脏组织。肝癌表现为低回声结节,超声表现为边界不清,回声强度低,还可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肿块。此外,也存在肝胆管癌等其他类型的局灶性病变;
3、先天性病变:肝脏先天性病变也可通过肝脏超声检查发现,如先天性胆管扩张症、先天性肝囊肿、先天性胆道闭锁等。先天性胆道闭锁表现为肝内胆管呈囊状或梭状扩张,肝内胆管囊状扩张呈圆形,囊内伴胆汁淤积液,可呈现肝脏肿大,超声表现为外观呈钟形的囊状结构,或者边缘较平滑的低回声团块。
除上述情况以外,肝脏局灶性病变,如肝内钙化灶、肝内胆管结石、局灶性脂肪肝等,也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发现。进行肝脏超声检查时,需要受检者积极配合医生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,暴露腹部,才能使超声探头尽量贴近于腹部皮肤,从而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。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,需要进一步做CT扫描等检查以明确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