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超声检查是指通过超声检查胃部的方式,明确胃部有无病变。因为胃超声检查比较方便、快捷、无创,且检查时不会产生辐射,所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。通常情况下,胃超声检查可以检查出胃炎、胃溃疡、胃息肉、胃肿瘤等疾病。
1、胃炎: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、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或慢性炎症,患者在做胃超声检查时,可发现胃黏膜充血、水肿,有时还会伴有糜烂、溃疡的现象;
2、胃溃疡:可能由于长期服用药物等因素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,患者在做胃超声检查时,可发现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凹陷样病变,黏膜表面覆盖灰白色或黄褐色黏膜,周围有增厚的黏膜壁。此时患者可伴有腹痛、腹胀等症状;
3、胃息肉:是指突出于胃黏膜表面的良性隆起性病变,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、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。患者做胃超声检查时,可发现胃内有光滑、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病灶;
4、胃肿瘤:如果患者存在胃癌,在做超声检查时,可见胃内有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团,病变内部有明显的坏死液化。此外,还可发现病灶处有明显的弥漫性肿块。
除上述疾病外,如果存在十二指肠溃疡、胆囊结石等疾病,也可以通过胃超声检查辅助诊断。但由于胃超声检查属于一种普通性检查,所以存在部分疾病无法明确诊断时,还需要进行胃镜等其他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