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大超声检查一般是准确的,超声检查可以帮助脾疾病的诊断,如脾脏的大小、边缘、回声、脾内血流的流速以及脾静脉、门静脉的变化,是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检查。
1、脾脏的大小:正常的脾脏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,恰与第9-11肋相对,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,前后径约为30-40cm,厚度约为3-4cm。如果脾脏出现增大,可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、伤寒、粟粒型肺结核、急性疟疾、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败血症等;
2、边缘:脾边缘显示整齐,包膜光滑,无回声或中等回声,脾内血管走行正常。如果出现边缘不清,欠光滑或占位性病变时,需要考虑血液系统疾病,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、淋巴瘤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;
3、回声:脾实质回声均匀,如果脾内存在出血或者坏死病灶时,可见不均匀回声或者高回声团块;
4、脾静脉:脾静脉主干走行在脾门处,通常测量脾静脉的宽度,正常宽度约为10mm。如果回流受阻,可见脾静脉增粗,或者脾静脉内有血栓形成,一般见于肝癌、肝硬化等疾病;
5、门静脉:门静脉主干与肠系膜上静脉以及脾静脉相邻,通常测量门静脉的宽度为1.5-2.0cm。如果门静脉增宽,一般见于肝癌、胆管癌等。
除上述情况外,如果存在脾脏外伤,也可能会出现超声检查异常的情况。超声检查具有简单、快速、无创等特点,建议受检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