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声胃镜检查糜烂性胃炎,是指在胃镜下观察到胃黏膜出现糜烂现象,可能与饮食不当、感染幽门螺杆菌、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。建议及时就医,明确原因后,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。
1、饮食不当: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一些粗糙、质地较硬的食物,可能会导致胃黏膜损伤,从而出现糜烂性胃炎。建议吃一些较软、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如小米粥、面条等,而且要适量,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;
2、感染幽门螺杆菌: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黏膜防御及修复机制受损,造成胃黏膜糜烂。通常需要采取四联疗法进行治疗,即一种质子泵抑制剂、一种铋剂和两种抗生素,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、雷贝拉唑钠肠溶片、兰索拉唑肠溶片等,常用的抗生素有阿奇霉素分散片、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。同时要注意遵医嘱停止服用非必要的药物;
3、药物刺激:如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、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,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,导致胃黏膜出现糜烂。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停止或减少该药物的服用,并且遵医嘱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,如胶体果胶铋胶囊、枸橼酸铋钾颗粒等;
4、其他因素:如应激反应、精神紧张等心理因素,可能会诱发糜烂性胃炎。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放松心情,注意休息,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以转移注意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