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部超声检查是指通过B超手段对腹部脏器进行检查,主要检查肝脏、脾脏、胆囊、胰腺、脾脏、肾脏等器官的大小、形态、位置等。腹部超声检查肝脏,主要可以检查出肝囊肿、肝血管瘤、肝硬化、脂肪肝、肝脏肿瘤等疾病。
1、肝囊肿:在检查时,一般需要空腹,充分暴露腹部,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肝脏病变,对于囊肿样病变的诊断有较大帮助;
2、肝血管瘤:在检查时,通常需要通过超声探头对肝脏进行扫查,以观察肝脏血管的走行分布,对于明确诊断有一定帮助。当血管瘤较小时,腹部超声可能不能明确诊断,可通过腹部CT等检查进一步明确;
3、肝硬化:大部分肝硬化患者可出现肝脏弥漫性改变,在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时,可发现肝脏表面不光滑,甚至出现结节、肿块等;
4、脂肪肝:脂肪肝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,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、右上腹不适、睡眠障碍等症状。腹部超声检查时,由于肝脏回声增强,能够显示肝脏呈弥漫性改变,所以可帮助诊断脂肪肝;
5、肝脏肿瘤:在腹部超声检查中,通常可发现肝脏存在占位性病变,具体情况需要通过增强CT、核磁共振等进一步检查,明确病变性质。
此外,腹部超声检查可对胃部、肾脏等腹部其他脏器进行检查,所以在临床上,除了腹部超声检查外,还包括经内镜胃镜检查、尿液检查、病理活检等。当患者出现腹部不适时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检查,以明确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