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脏超声检查是诊断肝脏疾病的常用方法,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肝脏的大小、形态、边缘、回声情况以及肝内胆管和血管的异常改变,从而评估肝脏肿物的良恶性质。正常肝脏的大小一般为50-80cm,如果肝脏体积增大,则称为肝肿大,提示可能存在肝脏疾病,如肝炎、脂肪肝、肝脏良性肿瘤、肝脏恶性肿瘤等。
1、肝炎:由于炎症刺激肝脏,可以出现肝脏肿大,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均匀性肿大,常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者药物性肝炎;
2、脂肪肝:患者由于脂肪代谢异常,脂肪在肝脏内堆积过多,可以出现肝脏肿大,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回声致密增粗,呈弥漫性;
3、肝脏良性肿瘤:如肝血管瘤、肝囊肿等,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肝脏局限性隆起,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液性暗区,边界清晰、光滑;
4、肝脏恶性肿瘤:如原发性肝癌、继发性肝癌等,超声检查可以表现为肝脏不均匀或者弥漫性肿大,还可以发现腹腔内是否有癌栓形成,还可以观察到是否有胆管扩张的征象,以及是否有癌细胞转移等。
除上述疾病外,还可以对肝硬化、原发性血吸虫病、肝包虫病等疾病进行辅助诊断。超声检查属于无创检查,操作简单、便捷,而且价格较低,是临床上常用的初步诊断肝脏疾病的方法。除了超声检查外,还可以通过CT、核磁共振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。